維基大典:會館

文出維基大典
本版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一〇時〇五分;作者︰Davidzdh
捷徑:
WP:VP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發潛闡幽,以勵來茲。齊心協力,精善大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誰無惑?遇有疑難,不妨直言。眾志成城,定能釋答。而論道之時,理當守禮,相敬相重,不爭意氣,不拘小節。如是大典之成,可計日而待也。

木鐸

💭 議題 💬 👥 🙋 末議者 🕒 (UTC+8)
啟明自請續任有秩兼領司空 李瞬生 2024-05-19 14:02
維基大典無參考來源 李瞬生 2024-04-28 18:46
斧正可有期限? WAN233 2024-05-08 01:31
報名參加語言社群會議(5月31日 16:00 UTC舉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05-15 05:22
台灣分會2024年5月對話時間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4-05-21 09:56
Feedback invited on Procedure for Sibling Project Lifecycle RamzyM (WMF) 2024-05-22 10:25
公告第一屆《通用行為準則》協調委員會 RamzyM (WMF) 2024-06-03 16:15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Manual settings
When exceptions occur,
please check the setting first.

議刪削規則

因為要引入Twinkle,所以現在需要制定一套比較規範的刪除規則。以下是我結合實踐和中文維基制定的一套標準,歡迎提出意見:

  • 刪除包含速刪和議刪,只有符合速刪條件的頁面才能速刪,其他的一律提交到維基大典:議刪
  • 由於大典管理員很少,所以管理員很難像大維基一樣避嫌,可能需要直接刪除頁面。這樣的話,除非頁面含有侮辱、誹謗等內容,應當在摘要中留有頁面原文。
  • 速刪標準如下(注意和MediaWiki:Deletereason-dropdown並不完全相同):
  • 刪削常因
    • 作者請求:只有頁面作者唯一或實質貢獻者唯一時才適用。
    • 毀我大典
    • 廣告宣傳
    • 試筆
    • 非文言:只適用於條目,而且內容完全不是文言文。
    • 極短且不知所云:適用於內容極短而且主題不明確的條目。
    • 生不立傳
    • 斷渡
    • 筆誤:只適用於明顯筆誤的標題。
    • 條目渡至非條目
    • 題以簡化字:只適用於重定向。如果不是重定向,先移動到合適名稱後再提刪。
  • 大典維護
    • 孤頁:沒有主頁面的討論頁、不存在用戶的用戶頁、IP的用戶頁等。
    • 空類:沒有內容的分類。不適用維護性質的分類(例如Category:速刪候)。
    • 大典維護:因技術原因刪除頁面,例如用戶不再永禁而刪除其用戶頁、為了執行移動而刪除,或者刪除MediaWiki命名空間頁面等。
  • 議刪為期七天,任何人都可以發表意見,而且不是投票,執行時只看參與討論者的理據如何。注意,目前暫時未對提名人和提名間隔作出限制。
  • 執行或提請刪除時應檢查編輯歷史,只要存在不符合速刪標準的歷史版本,就不應該提請速刪。

雖然已經修改MediaWiki:Deletereason-dropdown,而且最近會先把Twinkle弄進來,但是我會根據這裡的討論隨時調整內容。--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一日 (三) 一五時五〇分 (UTC)[回覆]

文白相雜是個特殊例子,雖然「一月為期」,我覺得仍然不宜直接刪除。--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一日 (三) 一五時五三分 (UTC)[回覆]

大典之繁體字,新字形乎?舊字形乎?

陸標之繁體者,謂之“説”“緑”“絶”,異於舊字形之“說”“綠”“絕”也。此之情形,前者乎?後者乎?

另,“内”本“內”之新字形,而凡以“内”入文者,皆自動注以“簡體字”之簽,此何哉?

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〇九時四八分 (UTC)[回覆]

確實是個問題,幫助討論:凡例#.E5.B0.8D.E3.80.8C.E6.9B.B8.E7.B9.81.E9.AB.94.E3.80.8D.E7.9A.84.E7.96.91.E5.95.8F這個地方也沒結論。--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〇九時五四分 (UTC)[回覆]
我覺得,如果只看內容的話,書傳統漢字比較好;但是還要考慮電腦輸入的問題,所以可能至少在條目標題上需要現代常用的繁體字。當然,因為現在沒有規定,所以用古字今字都沒人管。最近大典來了一些懂漢字的人,看看大家意見如何吧。--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一〇時〇二分 (UTC)[回覆]
能來大典的都不會不懂漢字罷。--Mrhso2014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一〇時二二分 (UTC)[回覆]
我認爲陸標是很好的(x--Mrhso2014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一〇時二二分 (UTC)[回覆]

康熙字典,影响深远,允称字海彝宪。今大典广纳四海文士,不宜偏颇陆若者台若者日若者。文宗康熙,可谓中正矣。既法康熙,而偶用字形异之者,亦无不可,惟避简化字、新字体,乃至一简多繁云者可矣。不佞惶恐拜言。—是言乃106.186.114.218)於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一一時〇〇分 (UTC)纂之。[回覆]

難道要使用康熙字典避諱字?(x--Mrhso2014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五) 二二時五八分 (UTC)[回覆]
仔細一看,很多日本新字體的字也能在康熙字典中找到XD。--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八日 (四) 一五時五一分 (UTC)[回覆]
《康熙》雖有收簡字、俗字,蓋亦有定孰正孰非乎?以《康熙》為則,不為不可,然其特殊狀況種種,宜詳列研討。—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六月八日 (四) 一六時〇五分 (UTC)[回覆]
還是得有個標準,否則容易引起混亂,例如鄕/鄉、眞/真、靑/青、考/攷、爲/為、線/綫、衹/只、裡/裏等,因為在技術層面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字,而且即使在中文維基有些字也不能完全正常轉換。我先立提議,看看大家意見如何。因為我沒專門研究過漢字,所以下面有些概念可能是錯的:
① 為了方便討論,把字分成三類:傳統字(傳統漢字,與今天常用的字不同)、現行字(現在的臺港標準,注意其中也有衝突,例如線/綫)舊字(陸標等)、現行繁體(臺標與港標)和簡化字(簡體字和日本新字體)
② 把條目分成三部分分別討論:頁面標題、內文和分類。因為漢字輸入法的問題,所以頁面標題只用傳統舊字的話在檢索和鏈接上可能會遇到困難。
③ 問題就變成了:
(1) 在頁面標題、內文和分類這三種場合分別應當優先用哪些字?是否應當與其他形式的字進行轉換?
(2) 如果傳統字之間發生衝突(「回字有四樣寫法」),如何處理?
(3) 如果現行字之間發生衝突(例如爲為),如何處理?
(4) 如果原文與以上標準不同(例如香港用「香港天文台」而不是「香港天文臺」),是否優先使用原文?當然「原文」仍在「繁體字」這個範圍之內。
(5) 新標準制定後如何處理之前的文章?
④ 因為我不怎麼懂字的問題,所以尚不清楚如何在技術層面上解決問題。如果要弄變體轉換功能,我需要一個傳統字與現行字的對應表。
--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〇日 (六) 二一時三五分 (UTC)[回覆]

因為文言跨了上千年,本身也沒有統一標準,所以我再提議一個最低標準供參考:
① 不規定具體標準,只是要避免簡化字和新字體,而且同一文章用字標準要统一,不要前面用「衞」後面用「衛」;
② 陸台港繁體標準地位平等,先到先得;補充:原則上不應當無故或單純地轉換用字。
③ 不支持也不反對把內容改成傳統漢字;
④ 使用傳統漢舊字作為文題時應給當今常用的繁體字設立重定向,以便其他讀者和編者尋找。
另外有一條雖然沒說,但是屬於維基方面的常識:大規模修改用字之前應取得共識。
--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三日 (二) 一四時二六分 (UTC)[回覆]
(+) 可也。「不要前面用為後面用爲」,則文士自行協商可矣。—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三日 (二) 一四時三一分 (UTC)[回覆]
有一疑问,若原文有“為”字,增之时可增新段落以“爲”乎?另,标题之字,可建重定向乎?我刚才创建了魔法禁書目録重定向到魔法禁書目錄。若前者于Re:0之讨论页提及之分類:輕小說(説),可立分類:輕小説为重定向乎?噫吁嚱,白话大典立世久矣,未有似此之事,兴文言之路亦曲哉!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四日 (三) 一一時二五分 (UTC)[回覆]
條目重定向無害,分類不應重定向,模板重定向可能會多餘。如果有字表,可以用機器人來解決條目重定向的問題。--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四日 (三) 一二時五五分 (UTC)[回覆]
用机器人,宜乎哉。于是又需字表矣。—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五日 (四) 〇〇時一七分 (UTC)[回覆]
要不什么时候的人事物用什么时候的标准?-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六日 (五) 一四時三八分 (UTC)[回覆]
那么现在请将中國共產黨移动至中國共産黨。(#滑稽)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六日 (五) 二二時三七分 (UTC)[回覆]
说得好,这样还可以弄一个东西作为标识,让新旧字形同码的通过次标识来选择页内的字体载入,完美。-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〇六時四九分 (UTC)[回覆]
(+) 可也。用陆标字形看到“誤”和“娛”混排真是蛋疼。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二時二〇分 (UTC)[回覆]
还有,可不可以允许用户自行选择自己用户页的命名空间是“用户”还是“用戶”?陆标繁使用者prefer前者。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二時二〇分 (UTC)[回覆]
Honoka55:天邪鬼看到想打人系列,囿於梅典維基系統所限,這個肯定做不到,這裏就從舊字形吧,不然只能從英文了,或者可以換一個詞?-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二時二六分 (UTC)[回覆]
可以把“用户”设为“用戶”别名,去phab提交个task就行,但是反过来不行。如果仍然不想看到“用戶”,请在Special:MyPage/common.js中加入document.getElementById('firstHeading').textCont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firstHeading').textContent.replace(/戶/g, '户');。如果想做个功能完整的转换系统,我需要一张完整的字表。--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二時五六分 (UTC)[回覆]
感谢!另外,如果有了字表,就可以像中文维基那样在左上角显示使用陆标/台标/港标繁体了吗?请问需要的是什么格式的字表呢?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二一分 (UTC)[回覆]
能让我看懂就行。--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二四分 (UTC)[回覆]
沒啥意義,網址依然是戶而不是户-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二三分 (UTC)[回覆]
那个改不了,除非在本地开个投票而且大家一致决定改名叫“用户”。--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二四分 (UTC)[回覆]
不可能,大典台/港标繁体用户不(hen)少(duo)。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四九分 (UTC)[回覆]
如果只是想让“用户”能够正确跳到“用戶”,那个没问题。--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五一分 (UTC)[回覆]
文章用字,可議,諸位見解亦善。而系統用字,則宜從大五碼既有之字,以便舊版繁體視窗用者,確保無誤。--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五一分 (UTC)[回覆]
(-) 不可:照这么说是不是还要支持GB12345-80?-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五五分 (UTC)[回覆]
GB12345-80素不用於繁體視窗系統,不可類比。系統字體,宜顧及用者。--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三時五八分 (UTC)[回覆]
前面讨论的是条目的字体。--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〇二分 (UTC)[回覆]
也不看看zhwp.org因为照顾老旧系统搞的页面内多少图片字,排版恶心得要死,我坚决反对这种行为。-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〇四分 (UTC)[回覆]
稍微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自己提议确实有问题,所以改了一下,Special:Diff/275063。--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三八分 (UTC)[回覆]
←我也数不清我打了多少冒号。正在做对照表。用戶:Honoka55/陸標繁體與“臺標”繁體對照表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四二分 (UTC)[回覆]
Honoka55:替你更正冒号,顺便叫你来群里QAQ-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四七分 (UTC)[回覆]
抱歉,我现在上不了qq,燕语阁也上不去。有急事请在这里或用户讨论页直说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五五分 (UTC)[回覆]
好吧QAQ-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七日 (六) 一四時五七分 (UTC)[回覆]

我又有一惑。若用陆标繁体,标点(主要是引号)可以用陆标的吗?台标引号:「」双引号『』单引号;而陆标引号:横排“”双引号‘’单引号,纵排(直排)『』双引号「」单引号。若用陆标繁体书写,可否使用“”(横排)『』(纵排)作为双引号?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八日 (日) 〇四時三〇分 (UTC)[回覆]

Honoka55:按照H:H的说法,最终都是要竖排的,所以标点改不改都没多大意义-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八日 (日) 〇四時三九分 (UTC)[回覆]
我的意思是:台标的单双引号和陆标的直排单双引号是相反的!之前天邪鬼在我用户讨论页提醒我「」是双引号,『』是单引号。既然早晚要直排,现在我可不可以用陆标的直排引号,陆标『』是双引号,「」是单引号。Honoka55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八日 (日) 〇四時四四分 (UTC)[回覆]
忘了這茬,看來似乎要學粵語維百加轉換器了(瑟瑟發抖)-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八日 (日) 〇四時五一分 (UTC)[回覆]

同我在#關於日本新字體中的观点。。。不希望这里有zh:汉字简化争论,建议弄个机器人把英文维基词典中汉字的字体(如传统的wikt:en:絲、日本新字体wikt:en:糸、简体字wikt:en:丝)列个表,字形分地区(参见zh:汉字规范#各标准对比),提供基本的字形转换。--袁澤禧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八日 (日) 二〇時四一分 (UTC)[回覆]

然而使用繁/正体字是既定标准XD,我们讨论的是使用怎样的繁体字标准XD-七个点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〇日 (二) 〇五時〇一分 (UTC)[回覆]

分割线

总结一下前面的讨论结果:

  1. 文章用字:仍然未定
  2. 系统用字:未定
  3. 其他:
    1. 引入陆港台标用字转换,就像中文维基“大陆简体”“台湾正体”或粤语维基那样;
    2. 引号问题希望通过用字转换来解决;
    3. 设置命名空间别名,补上“用户”和“用户討論”(phab:T168422,已解決)。

--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〇日 (二) 一八時一四分 (UTC)[回覆]

嘻。用戶若者,用户若者,特一時所擇而已。昔不佞唱正命名空間之譯,惜而見沮,日後必因機而複提案云。—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一日 (三) 一五時一二分 (UTC)[回覆]

舊字體・正體字

日本舊字體、臺灣正體字、孰使可。(「真」「眞」、「鄕」「郷」、「爲」「為」)Ooyamanobutatu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八月五日 (六) 〇三時二一分 (UTC)[回覆]
無限制。正文之用字統一,則可。—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八月五日 (六) 一二時五八分 (UTC)[回覆]
理解。感謝 Ooyamanobutatu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八月六日 (日) 一二時三四分 (UTC)[回覆]

已引入Twinkle

现在已经引入Twinkle(具体介绍见zh:WP:TW)。如果需要开启,请点击右上角的“簿註”,找“小工具”,然后选择“Twinkle”。目前支持的功能包括:给条目加维护模板、回退编辑、提删、警告、结束存废讨论(管理员)、批量删除和反删除(管理员)。为了使引入过程简单一些,现在只有编辑摘要和模板是文言文,其他部分仍然是白话,而且“Twinkle”也是英文名。如果想翻译界面请和我说一声。

引入速删需要制定一套删除标准,见上面,有疑问或异议可以提出来然后修改。Twinkle涉及的模板见CAT:維基警告T:AFDNoteT:Db-noticeTemplate:SharedIPAdvice

由于刚引入Twinkle,所以欢迎进行测试,有问题请向我报告。另外建议给Twinkle起个中文名。 --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二) 〇六時二〇分 (UTC)[回覆]

「一閃一閃亮晶晶」,twinkle者,謂之晶晶可矣夫。且晶晶之辭,固爲文言。二〇一七年六月七日 (三) 〇四時二七分 (UTC)

區劃類名加置字議

請舉例以「分類:北京市」。是類既名北京市,則不特收行政區劃之文。凡京華物事,若北京市建築、北京市郵傳,無不可收焉。然今者此類,皆行政區劃之分類。而建築、郵傳云云,殽然不辨而並收之,恐背邏輯名理。是故今者大典,凡區劃之類名,宜後加「置」字,以免混淆。而使北京市置、北京市建築、北京市郵傳並屬新類,曰「北京市」。茲為建議,望諸君熟思之。—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七月九日 (日) 一一時一五分 (UTC)[回覆]

善。大典它山,亦多有此用法,或置「地理」之下,或置主類之下,皆是善法(通語維基大典之北京行政區劃置地理之下;雲林縣行政區劃置主類雲林縣之下),惟欲引入大典,須統一所置。--S099001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六日 (日) 〇二時四九分 (UTC)[回覆]
余謂加「區劃」二字可。「區劃」一目了然。—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六日 (日) 〇三時四二分 (UTC)[回覆]

諸君以為如何?—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七日 (一) 〇三時三一分 (UTC)[回覆]

市內,置次類如列傳、地理志、區劃、建築、郵傳何如?--Mr.Yim (對話)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七日 (一) 一二時五九分 (UTC)[回覆]
列傳以地分,恐太細。餘者余讚同!拜教。—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七日 (一) 一三時〇二分 (UTC)[回覆]
未來以朝代及地方分列傳,抑或以朝代加姓氏,抑或以朝代加所從事,皆可熟議。—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七月一八日 (二) 〇四時五五分 (UTC)[回覆]

今加拿大之部,用「地方志」之名,斯議如得施行,則宜改其地方志爲區劃。至最高之類,若「加拿大地方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志」之屬,則不改之。—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〇日 (日) 一一時一六分 (UTC)[回覆]

同意所議。--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二五分 (UTC)[回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主席總統傳記之謂

美國曰世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曰本紀,應一統。--—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七月三一日 (一) 一〇時四三分 (UTC)[回覆]

終論路線之名

路邪線邪,此爭數日矣。予查孫中山《實業計劃》,言鐵路事,俱用線字,其從俗從新無疑;而查《清史稿》之《交通志》則不然,鐵路不言線,獨電報言線,是以線字專屬電線矣。知清史稿用名不苟,誠經史語,故臚列如後:(引文用簡體,見諒)

  • 中国要路有二:南路一由清江经山东,一由汉口经河南,俱达京师;北路由京师东通盛京,西达甘肃。若未能同时并举,可先修清江至京一路,与本年拟修之电线相为表里。【南路=南線、北路=北線】
  • 至推广西北一路,尤为日后必然之势。【西北路=西北線】
  • 津通之路,非为富国,亦非利商,外助海军相辅之需,内备徵兵入卫之用。【津通路=津通線】
  • 不仅修津通之路,而志期应援全局。
  • 粤督张之洞请缓办津通,改建腹省幹路……【幹路=幹線】
  • 宜先择四达之衢,首建幹路,为经营全局之计。
  • 翁同龢请试行于边地以便运兵,徐会沣等请改设于德州、济宁以便运漕,均拟缓办津通,为另辟一路之计。
  • 德济一路,黄河岸阔沙松,工费太钜。【德濟路=德濟線】
  • 幹路袤远,厂盛站多,经路生理既繁,纬路枝流必旺。
  • 各国兴办铁路,以幹路为经,以枝路为纬……【枝路=支線】
  • 津通铁路应即暂从缓办,而卢汉必以汉口至信阳为首段,层递而北,并改为卢沟、汉口两路分投试办,综计需银三千万两……
  • 命李鸿章为督办大臣,裕禄为会办大臣,而卢汉路工因之延缓……
  • 二十一年,命张之洞遴保人才,及筹议清江至京路事。
  • 英则请修五路:一苏杭甬,自苏州经杭州以达宁波;一广九,自广州以达九龙;一津镇,自天津以达镇江;一浦信,自浦口以达信阳;一自山西、河南以达长江。法自越南筑路以达云南省,自龙州筑路以达镇南关。
  • 先是俄人阴结朝鲜窥奉天,建言者请急建关内外路以相钤制,乃命顺天府尹胡燏棻督办津榆路事;后以续造吉林一路款绌中辍。【津榆路=津榆線、吉林路=吉林線】
  • 关外一路,初拟迳达吉林,以无款又落后著。
  • 广东财赋之区,南戒山河,未可遐弃,此粤汉南路当与北路并举者也。

以上諸句中,路字皆代線字用之,可無疑義。是以惡線字不典者,以路字代之,未嘗不可,《清史稿》以為據也。 ——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八月九日 (三) 一五時五三分 (UTC)[回覆]

路字虽典,亦曰维新。请举隅共和国书证。昔成渝鐵軌通,而毛潤之揮翰云: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重慶日報》〈成渝鐵路建成通車〉)(「慶祝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墨跡)路合贯习,线特直译,予取路。—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八月一〇日 (四) 〇二時三八分 (UTC)[回覆]

補現代證:line 2,謂二號線,亦云二路。——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八月一〇日 (四) 〇二時五一分 (UTC)[回覆]
然。今中夏之公車,猶留路字之習。—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八月一〇日 (四) 〇五時五〇分 (UTC)[回覆]

以上非倡議也,但作遣詞之資具,存之去之,唯執事者命可。——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三日 (三) 一一時五二分 (UTC)[回覆]

去歧義之鏈接悉使橘色

大典蒙維基文士精思,部署工具,以使去歧義之鏈接,其色易藍爲橘。是機能之生效,去今亦有時矣。今不佞建議,凡登錄而在籍之士,皆能自動而生效之,而不必親啟動之。於是凡文士皆易改之。蓋去歧義頁之誤接,諸語維基,病諸久矣。如俾自顯,則頑疾之去,可計秒而待矣。—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〇日 (日) 一三時五八分 (UTC)[回覆]

(+) 可也。--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〇日 (日) 一四時二七分 (UTC)[回覆]
(+) 可也。--—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九日 (二) 〇七時二六分 (UTC)[回覆]

易大典徽标

新版
文言
中文
吴语
各徽标

扩文字,绝类通语维基,可行否?--—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八月三一日 (四) 一三時四六分 (UTC)[回覆]

(+) 可也,加廣文字之大小,以便觀之。—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八月三一日 (四) 一四時一七分 (UTC)[回覆]
猶可。--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日 (六) 一一時四四分 (UTC)[回覆]
如今副題八字誠太細。--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日 (六) 〇四時四五分 (UTC)[回覆]
建議主題四字稍上移,副題八字稍增大。--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日 (六) 〇五時〇四分 (UTC)[回覆]

所有文字皆加粗如何。—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日 (六) 〇五時四九分 (UTC)[回覆]


已逾多日,暂无他议,可报至phab。--—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四日 (日) 〇五時二一分 (UTC)[回覆]

增卓著、正典評選

大典卓著、正典之摭,多於大典肇始,摭新文者或言諸議頁、或於會館,無常所也;欲革舊文於卓著、正典之列者則無處可議也。愚以為當增設評選之專頁以便其事,可乎?--丁子君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三日 (日) 二一時四九分 (UTC)[回覆]

余初不省事,知士唱議,乃聲否之,今則識其必要矣。是以答曰(+) 可也。—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四日 (一) 〇三時三六分 (UTC)[回覆]
大典人少,宜併卓著正典評選於一頁。另,可仿中文維基,立「導航框」於諸務頁右,以通大典眾務。余欲試框,再置諸論計數,以使眾人覺矣。--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九日 (六) 一一時二九分 (UTC)[回覆]
可,然我典之文甚少。--—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〇日 (日) 〇五時二八分 (UTC)[回覆]

評選之頁,丁君所立草稿在此。—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二日 (二) 〇五時五五分 (UTC)[回覆]

易類

分類:東北地方、分類:中部地方、分類:關東地方、分類:九州地方諸類,皆述其地方誌也,可遣僕易其為分類:某某地方誌。--—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〇日 (日) 〇五時二八分 (UTC)[回覆]

此議與我前日所議,其大要相類。竊謂某某地方可不變,而既有內容,皆實屬區劃之部。(不屬區劃而誤畫者,予已排除之矣,以便此行。)故使既有之類後加區劃,爲某某地方區劃,復加某某地方之類,使某某地方區劃從屬之。而某某地方地理、某某地方郵傳皆可從屬某某地方。君謂何如?果能遣僕爲之,則大解事矣!—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〇日 (日) 〇九時一二分 (UTC)[回覆]
善。--—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〇日 (日) 〇九時三二分 (UTC)[回覆]

多日无他议,成。--—WAN233 (留言)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四日 (日) 〇六時五一分 (UTC)[回覆]

「區劃」一詞合宜。--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三七分 (UTC)[回覆]

提請為會館增目錄

愚現有一僕可為會館增目錄(見會館首),毛遂自薦,未知眾德以為如何? --Kanashimi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六日 (六) 〇九時三五分 (UTC)[回覆]

余嘗作一於去歲,亦如此,通語維基曰zh:Module:沙盒/逆襲的天邪鬼/talkpage,典大基維曰Module:議論。子與我撞車矣,哈哈哈哈。--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六日 (六) 〇九時五一分 (UTC)[回覆]
主題 發言次數 參與者人數 發起人 最後發言者 最後發言時間
易類 9 3 WAN233 Itsmine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三七分 (UTC)
議刪削規則 3 2 逆襲的天邪鬼 WAN233 二〇一七年六月七日 (三) 一二時四四分 (UTC)
改近易之名 27 3 Davidzdh Davidzdh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〇一時四四分 (UTC)
RfC regarding "Interlinking of accounts involved with paid editing to decrease impersonation"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七日 (日) 二一時〇七分 (UTC)
去歧義之鏈接悉使橘色 3 3 Davidzdh WAN233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九日 (二) 〇七時二六分 (UTC)
提請為會館增目錄 6 3 Kanashimi Davidzdh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一〇時〇五分 (UTC)
區劃類名加置字議 9 4 Davidzdh Itsmine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二五分 (UTC)
增卓著、正典評選 5 4 丁子君 Davidzdh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二日 (二) 〇五時五五分 (UTC)
Discussion on synced reading lists 1 1 Example Example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〇日 (三) 二〇時三五分 (UTC)
已引入Twinkle 10 4 逆襲的天邪鬼 WAN233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五日 (日) 〇五時〇六分 (UTC)
卷頂「維基愛古蹟」全域告示 1 1 LNDDYL LNDDYL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四日 (日) 〇七時二二分 (UTC)
文言新譯補按原名倡議 2 2 勝爲士 Davidzdh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〇二時四六分 (UTC)
易大典徽标 17 4 WAN233 WAN233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四日 (日) 〇五時二一分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主席總統傳記之謂 1 1 WAN233 WAN233 二〇一七年七月三一日 (一) 一〇時四三分 (UTC)
終論路線之名 7 3 勝爲士 Davidzdh 二〇一七年八月二三日 (三) 一一時五六分 (UTC)
大典之繁體字,新字形乎?舊字形乎? 49 9 Honoka55 Ooyamanobutatu 二〇一七年八月六日 (日) 一二時三四分 (UTC)
歷朝疆域,中國之土皆無台灣 2 2 扎姆 Davidzdh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七日 (日) 一五時四一分 (UTC)
哎、確實如此。 --Kanashimi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六日 (六) 〇九時五九分 (UTC)[回覆]
此lua程式未完,然亦無殊況,錯誤不出,故不複改也。--逆襲的天邪鬼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六日 (六) 一〇時〇五分 (UTC)[回覆]
十日已過,未知諸位大德認為可否?懇請賜教,不勝感謝。 --Kanashimi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一〇時〇一分 (UTC)[回覆]
善哉。拜賜。—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一〇時〇五分 (UTC)[回覆]

歷朝疆域,中國之土皆無台灣

台灣為中國之土,凡民國或共和國皆認之,然歷朝之疆域圖皆無台灣,何也? 參見夏后氏殷商 扎姆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七日 (日) 一五時三四分 (UTC)[回覆]

此制圖者之所擇耳。—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七日 (日) 一五時四一分 (UTC)[回覆]

RfC regarding "Interlinking of accounts involved with paid editing to decrease impersonation"

There is currently a RfC open on Meta regarding "requiring those involved with paid editing on Wikipedia to link on their user page to all other active accounts through which they advertise paid Wikipedia editing business."

Note this is to apply to Wikipedia and not necessarily other sister projects, this is only to apply to websites where people are specifically advertising that they will edit Wikipedia for pay and not any other personal, professional, or social media accounts a person may have.

Please comment on meta. Thanks. Send on behalf of User:Doc James.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七日 (日) 二一時〇七分 (UTC)[回覆]

改近易之名

改特殊頁近易之名爲監修,近易頁之序改“欲盡所纂,可覽近易”爲“欲覽新治,惠訪監修”,如何?—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八日 (一) 〇二時一九分 (UTC)[回覆]

辨名議

關某、勝爲士君、孔明君所議鑑此。抄錄如下。

《詩·鄭風·東門之墠》「東門之墠,茹藘在阪。」毛傳:「男女之際近而易,則如東門之墠;遠而難,則茹藘在阪。」後因以言便捷容易。是以大異於「最近編輯」。嘗有人議改「新修」,余以為然。又以新灶一詞既有,余謂近修亦可。—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七月三日 (一) 〇八時四四分 (UTC)[回覆]

會館議

諸君高見,惠錄在此。

餘名討論

所見纂碼、令校頗不詞,議改曰撰改、呈校。如何?——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八日 (一) 〇三時四三分 (UTC)[回覆]

後者類通語本之小編輯乎?—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八日 (一) 〇七時五二分 (UTC)[回覆]
不知也。但編輯時見介面文字直白不詞,故議。如參考別版,更定正名,則為美多矣。——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八日 (一) 〇八時〇一分 (UTC)[回覆]
余實亦不識之,雖至今而猶然😂不論定名如何,必設術語對照表哉。—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一八日 (一) 一〇時〇〇分 (UTC)[回覆]
可改「令校」一詞為「細謹」,典出《史記.卷九十七》【酈生傳】:「舉大事不細謹,盛德不辭讓。」--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三五分 (UTC)[回覆]
孔明(✓)改矣。—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四六分 (UTC)[回覆]
這個功能倒是啥呢?我每次還都選上……——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五二分 (UTC)[回覆]
同通語維基小編輯。—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五四分 (UTC)[回覆]
所謂撰碼,蓋以編撰之事,有源碼、可視編輯器二途,遂言碼以別之耳。撰碼實不詞,何詞可以當之乎?—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四六分 (UTC)[回覆]
私見直言撰改即可。——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五一分 (UTC)[回覆]
亦宜。然則如可視編輯何。—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七日 (三) 一五時五四分 (UTC)[回覆]
可稱「溯源」,以別於「纂」。--孔明居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〇一時二一分 (UTC)[回覆]
以川喻之,則源代碼在上游,可視在下游。溯源亦宜。—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〇一時四四分 (UTC)[回覆]

Discussion on synced reading lists

CKoerner (WMF) (talk)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〇日 (三) 二〇時三五分 (UTC)[回覆]

卷頂「維基愛古蹟」全域告示

原文位於meta:MediaWiki:Centralnotice-wlm 2017-text,望諸君譯之並置於meta:MediaWiki:Centralnotice-wlm 2017-text/lzh,感激不盡。-- By Jimmy Young. (Talk)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四日 (日) 〇七時二二分 (UTC)[回覆]

文言新譯補按原名倡議

比來新物踵出,古名難逮,而通語不典,轉寫頗費斟酌。故改譯文言新名,多義從白話,古雖古矣,恐失生疏,是以倡議凡二:

  • 一、外國之名物,在文言新譯之名後補按原名,一如舊例。若新譯去通語近,去原名遠,則宜補按原名之後兼補按通語之名。
  • 二、中文之名物,則在文言新譯之名後補按通語,分視文言、白話如兩語言也。譬如:父與何之通曰爸爸去哪兒

——勝爲士 (對話)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〇二時三二分 (UTC)[回覆]

(+) 可也。—关山 (修書)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八日 (四) 〇二時四六分 (UTC)[回覆]